大唐茗陶--唐六琴陶艺创作工作室
联  系 人:唐六琴
联系电话:0510-87437609
传      真:0510-81702889
手    机1:13915390758
手    机2:13812556802
邮    箱:web@dtty.com.cn
工作室 1:宜兴市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D-705室
工作室 2:宜兴市丁蜀镇紫砂工艺厂1009室 

 

蜀山老街
 点击数:360次 添加时间:2013-9-22 [打印] [返回] [收藏]
这是太湖之滨的一条老街,典型的江南水街,青石板铺就的仅容三人并行的小巷道,微微弯延着向着远处延伸,隐隐透着神秘的味道。另一旁,青青的水里倒映着白墙黛瓦,欲飞的屋檐引得人心似也飞高了。临水而建的房屋就像河上的船,仿佛人一伸手,就能触到那悠悠的河水。 psbCAGV7AVP.jpg (51229.05 KB, 下载次数: 512)下载附件205125-8-3 5127:22 上传蜀山老街分南街和北街。我家住在北街,小时候,我每天要背着书包,从北街跨过桥入南街,南街的尽头就是东坡小学。北街很美,很静,回忆起来像是一幅沾了水汽的墨画。一座高高的石拱桥连着个小菜场,朝东有个邮政局,朝西有个简易卫生所,所长姓姚,是我家邻居。沿河的一个石框门上依稀见着“民国XX所”,除了三栋新楼,一大片低矮的民居连排蜿蜒。桥的另一端是一座小山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有着起源于帝皇并至今香火鼎盛的庙宇;有一片藏着布谷鸟的竹林;更有着能听风的松林怪石。山与河之间是一条深深的青麻石巷--南街。在北街的家中,每日清晨都能隐隐听到市场里喧闹声,重重地落到砧板上的“砰砰”声混合着买卖人的喧闹,奏响了北街人一天的生活乐章。忙忙碌碌的早晨十点后,接下来的北街便静了。北街家家户户也以制作紫砂工艺品为生计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家姓谈的师傅家。谈师傅家做的是紫砂花盆,夫妻两总是默契的共坐在木案前,谈师母做着紫砂盆的毛坯,谈师傅则拿着牛角片一点一点精细地刮着,右手刮,左手调换盆坯的角度。偶尔谈师母想起什么,便兴冲冲地讲一会,这时谈师傅也总是慢下手中的活,回上谈师母两句。午后的阳光照在他们两身上,伴随着低低的收音机声,夫妻两之间流转着的默默温情,现在回想起来,还是那么幸福。暮春时,总爱下点小雨,一丝一丝的,绕住了无数人的心,古街上的人们已经习惯这样的揪心,依旧过着平常的生活。只有那偶尔探出墙外的一支杏花,眨着湿漉漉的眼,默默回应着这暮春时的江南。古街上的人们日子过得很悠闲。没有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这般辛苦而死硬的规定,这里的人可以等日头已照亮整个屋子,才洗洗手,开始一天的劳作——制作紫砂,结束的时间也甚是随心,灵感来了便忘乎所以,毫无思绪便泡壶清茶品品或找人下棋。老太太们总爱玩一种当地人叫“游胡”的牌戏,每至下午,她们便三三两两地搬着凳子围着张桌子开始一下午的娱乐。这种透着运气与冒险的游戏似乎总能吸引孩子们,他们围着自家的阿婆,瞧着阿婆们眯着眼,将牌放得老远地看,用身子将牌挡住,生怕叫哪个偷瞄到。古街上称得上热闹又重要的事当数烧窑了。辛苦几个月的成果将在这一天,这一窑上决定,怎叫各家不慎重对待?古街上的人们依旧保留着祖上的传统,烧窑的事须得各家男人做,从紫砂半成品拿出直至放到窑上,中间是不得由女人接手的。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,好在都是做惯了的,便都还淡定。窑烧成了没有一个烧出泡或烧裂等等,自是欢经壶是中国最早紫砂壶。宜业紫砂获得金奖。喜非常,呼上三五知己便要出去喝顿小酒。若是不幸烧坏了几个,也不大悲,默默将烧坏的紫砂往自家门口一堆。古街上的人们见了,便都知坏了几个,也都识趣,无人假装怜悯提起,生活该是怎样便还是怎样过,毕竟谁家门口没有几个这样的呢?外人见了这些,不明所以,只当是古街上的人们紫砂多得家里摆不下,将这些个宝贝全搁在外面浪费。弄得古街上的人们哭笑不得。虽然我早早地离开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,但我的童年,我的心永远留在那儿。一别十年,我再回到古街,里里弄弄都钻了个遍,老一辈的紫砂艺人大都已退下了,正忙着的都是生面孔了,细细一瞧,倒还能认出几个正是当年老一辈们的徒弟。这几年紫砂生意大好,这些人再也没有当年那个功夫悠闲了,手上的活是一下午也不曾歇,只是不知古街上的人们是否还怀念那曾经的悠闲?我走在巷子里,摸着那被雨水侵得略灰的墙,轻叹一声怀念。